新星巷弄書屋主辦,導讀人培訓工作坊的第三場也是最終場:「大人的苦,經典都懂:陳夏民陪你讀懂經典」,由逗點文創的陳夏民老師主講。
在活動中一起思考
一開始,老師拋出第一個問題:「經典是什麼?」請大家起身尋找書店裡的一本書並做說明。
大家依序上台分享,有《海邊的卡夫卡》(人一生都在尋找自己,也要跟孤獨共處)、《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人間失格》、《改變情緒的姿勢》、《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小王子》 、《紅樓夢》(選這本的夥伴表示,國中時會背回目,超酷!)。
緊接著,老師請大家用一句話定義經典,句型是「我是xxx,我認為經典是…….」 大家給的答案也都很有意思:經得起時間考驗、沒看過但一定聽說過、排行榜前三名……
老師認為閱讀是很個人的事,以《和我老公結婚吧》為例,說明不要被書名所阻止,才不會錯過很有生命力的作品。
「經典一定要出版超過一定時間嗎?」老師請大家想想:爸媽那個年代的工作八小時,和現在自己工作的八小時,誰比較累?每個時代對「時間」的定義不同。再來,好的作品和經典是兩回事,例如有餐廳明明不好吃,你卻會常想去吃,可能是出於習慣或熟悉感。
老師又拋出問題給大家:「當你決定要深刻閱讀一本書,你通常有哪一些方法呢?或是說,你有什麼特殊的習慣,會特別留意一本書的哪些面向?」
有夥伴回答「共鳴」;有人認為是封面、目錄(是否能解決自己的問題)、作者的年代(不同年代會有不同價值觀)、要傳達的意念等等;也有夥伴很直率表示,沒辦法思考太複雜的,有時看不懂會上網搜尋別人的心得,看韓劇也會看到失去耐心,直接上網搜尋其他人的心得。
聽到這位朋友坦率的分享,真是太有感了,閱讀跟追劇有時很考驗耐心啊!老師也以自己看《少年法庭》和《模範計程車》為例來回應。
在上半場老師接連以幾個問題,帶領大家思考「何謂經典」、「閱讀的方法」等,也提醒大家幾件事:
首先、每個人閱獨側重點的不同,但共同重點是「查資料」
再來、重視閱讀的時機和個人適性:高中生讀《老人與海》,真能理解作者想處理的命題嗎?(處理的命題不是不放棄,而是日複一日、徒勞無功的失落感)
接著、要理解並運用「冰山理論」(身為讀者記得問問題;身為作者記得留縫隙給別人)
最後、找一個批評方法,好好研究(理論能提供不同的視角或工具,幫助我們更深入理解作者的意義和結構。例如女性主義、結構主義、馬克思主義……。
共讀〈 乾淨明亮的地方 〉
下半場我們用七分鐘共讀海明威的短篇小說:〈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依序分享對這篇小說的看法。有人從中看到嚮往、有人看到虛無、有人看到年輕人對生命的不在意、有人大方承認「看不懂」……
同一篇小說,每個人看到的點不同。老師也提示大家線索:年輕人對長者有沒有同理心?年輕服務生抱怨「我從沒在三點之前上床睡覺過」,他是否因為顧客久坐不去而被迫晚下班?
另外,文本中有寫到士兵和女子,暗示這不是承平時代。如果去查小說的時代背景,一次世界大戰時,很多人失去信仰,不能怎麼會讓數百萬的人失去性命?小說中信奉天主教的老人選擇自殺,可見宗教對他來說已不重要。
雖然只有短短時間,老師示範以冰山理論去拆解文本中埋藏的線索, 令人印象深刻。
老師最後總結,為何要出海明威的短篇小說集?出發點是台灣很少人討論海明威的短篇小說,希望讓台灣讀者較有系統去閱讀海明威的小說,所以自己全部讀完後挑了十三篇。把〈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放在最後一篇是對讀者的祝福,此外這也不是終點,可以轉成另一種想像,此後的閱讀或人生是乾淨明亮的。
推薦逗點文創《一個乾淨明亮的地方:海明威短篇傑作選(修訂版,啾咪文庫本)》給大家,便利好攜帶也容易閱讀,如夏民老師所言:「一生中要讀一本海明威。」

也很感謝夏民老師分享 逗點文創 X 目前勉強|青春選讀 #夜讀文豪 紀念明信片 給大家,印製十分精美有質感,歡迎在網站上選購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