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惡的衝突是人性本質:讀佛洛姆《人心》

張德芬的《關係不是愛情,而是修行》中看到一個故事:有對年齡落差超過二十歲的夫妻,交往時女生只是愛撒嬌,不曾發過脾氣。沒想到結婚後,女生彷彿變了一個人,吵架時整條街都聽得見她的嘶吼,也不讓先生罹癌的兒子來家裡暫住,接受照顧。

類似的事情並不稀奇,無分男女, 也讓人疑惑:為何進入關係後,有些人彷彿退化回小孩,渴求伴侶無底線的照顧和耐心?

衰敗症候群:戀屍癖、惡性自戀、亂倫固著

佛洛姆的《人心》或許有答案。《人心》可看作佛洛姆最知名的作品:《愛的藝術》的姐妹作,內容同樣發人深省。《愛的藝術》討論人如何把愛當作一門藝術來學習和實踐;《人心》則進一步論述人的善惡,以及如何在其中做出選擇。

佛洛姆所謂的「惡」是指「人類特有現象、企圖倒退回到前人類狀態、暴力、自戀等原始情結、扼殺生命」:所謂的「善」,則是「前進、覺醒、和諧、自由、敬畏和擴大生命」。他認為這兩種傾向的衝突,是人性的本質。

他將人性之惡分成三種,分別是對死亡的熱愛(戀屍癖)、惡性自戀、亂倫固著,如果程度加劇就稱為「衰敗症候群」。

「戀屍癖」是指愛死亡而恨生命、死氣沉沉、沉迷於過去、渴求確定性。佛洛姆認為大多數人是戀屍和愛生取向某種比例的混合,重點要有自覺。

「自戀」:對自己的愛護與關心而造成的偏袒作用。自戀對人的生存是必須的,但同時也對生存造成威脅。解決的兩個方向:追求最佳程度而非最大程度的自戀,以及把個人自戀轉化為群體自戀。

「亂倫固著」是指對無條件愛的渴望、想要擺脫責任、自由、覺察所具有的風險的渴望,這種愛不會期待他以愛來回應。這種愛與照顧不是基於嬰兒本身的優點,而是基於嬰兒的需要。……深度退行的慾望是與生存願望相衝突的,想要回到子宮就是想要失去生命。

「亂倫固著」導致的巨嬰

人心》在1964年出版,當時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約19年。佛洛姆在書中探討希特勒具有三種程度嚴重的「衰敗症候群」,導致嚴重後果。

而其中談到的「亂倫固著」,也與當代熱議的「巨嬰」現象可遙相呼應。佛洛姆指出,亂倫固著會與當事人的獨立性和人格完整性發生衝突,與母親與部落綁在一起的人沒有做自己的自由。

書中這麼描述「亂倫固著」:

亂倫固著通常不以真實面貌示人,換言之它會被合理化,顯得合情合理。故著於母親的人有各式各樣的藉口:「為她服務是我的本份」、「她為我做了許多,我一生虧欠她」、「她吃盡苦頭」、「她太了不起」。如果故著的對象不是母親而是民族或國家,藉口也類似。

佛洛姆提醒:人只有徹底擺脫所有形式的亂倫固著,才能完整被生出來,有向前邁進和成為自己的自由。

創造生命,就是要超越生命像是「擲出來的骰子」那樣的偶然狀態

大多數人在生活智慧上一敗塗地,不是因為他們生來就壞,或者是因為他們太缺乏意志乃至於無法擁有更好的人生,而是他們沒有覺醒,在走到十字路口和必須做出決定時不自知。他們沒有覺察生命向他們拋出問題,沒來得及在有選項時做出選擇。

或許我們都曾受過傷,但透過閱讀和學習,逐漸有了覺察能力。在一次次選擇中重新塑造自己,也是擇善棄惡的機會。

佛洛姆在書的尾聲做出三組對比:戀屍癖/愛生性、自戀/愛、亂倫共生/獨立和自由,將後者稱為「成長症候群」。當我們把愛當作一門藝術來學習和實踐,發展自己的創造性人格,也透過覺察有意識降低衰敗症候群的比例,相信個人和整體社會都會朝向「愛生性」邁進。

閱讀女子
閱讀女子
文章: 14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