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屍奇案*逝者告白*虛構文本:讀《隱蔽嫌疑人》

一、作為品質保證的作者大名

自從讀過作家陳浩基的長篇小說 《13·67》後,深感這位作家可被列入「品質保證」,只要他的書,看就對了!
寫出 《編舟記》、《強風吹拂》的三浦紫苑也是同等級,遇到會讓讀者覺得「太幸福了,期待他接下來作品」的作家。

二、分屍奇案*逝者告白*虛構文本

=有劇情雷,慎入=

由三條線交織成的三件「命案」,讀者跟著警部隊長許友一,一起面對兩件分屍案、一件看似沒問題的燒炭自殺。

「兇手」到底是誰?下手的才算是兇手嗎?
從隔壁熱心但又神秘的鄰居,到「自殺者」的舅父,兇手到底是誰?
而兩件分屍案,兇手是同一個人嗎?被分屍的時間相隔約十年,動機會一樣嗎?

三、誰才是最孤寂/幸運的人?

柏宸為了保護媽媽,在自己死後不被侵吞房產,選擇讓自己「活著」,以碎屍型態被好友收藏著。

子甯有著不幸的過往,在網路上認識阿窒,卻因偶而撞見過往傷害她的人引發嚴重PTSD,選擇自我了斷。

阿窒在年少時因一場火災失去父親,但身邊有長年支持的友人,讓他可以過著繭居的生活。最終為了讓朋友自由,選擇告別人世。

活著的致遠,雖然看來是個風光的小說家,但也是雙親早逝,這些沒有血緣的家人也一一離他而去。他能做的,就是為好友們完成最後心願。(復仇、分屍)

讀者跟著許友一,一層層推進去接近事實,才赫然發現這兩件分屍案和一件燒炭自殺,背後動機都令人嘆息。為了愛被分屍、為了愛選擇分屍、為了放朋友自由而選擇自我了斷……但這些選擇背後,是否也在淚水中有著笑容?

四、結語


這本小說讓我想到《嫌疑犯X的獻身》,閱讀體驗很豐富,終章掩卷嘆息。
讀到最後,身為讀者只希望讓唯一活下來的人得到幸福和平靜,也不枉那些朋友們的殷殷企盼吧!

延伸閱讀:龍貓大王通信/讓疫情香港成為殺人的共犯、推理的助手、追兇的迷宮──讀陳浩基《隱蔽嫌疑人》

閱讀女子
閱讀女子
文章: 142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