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類家長,讓我學到更多

在國中任教超過十年,見過形形色色的家長,有位媽媽令我印象深刻。

之一、令人猝不及防的開頭

    八月底的新生訓練,是和導師班學生第一次見面,學校統一在活動中心向新生說明注意事項,也有家長陪同參與。正忙著點名和認識學生,有個媽媽(以下稱為A)趨近我打招呼,確認我是他兒子(以下稱為B)的導師後,遞給我一張亞斯伯格症的診斷證明書。

    班上有特殊生,在七月編班會議時,就會由特教老師一一告知該班導師,之後可能國英數要抽離原班,或是其他相關配套,早就開跑了,怎麼會八月底忽然又冒出一位我不知道的特殊生?

   眼見我滿臉疑問,A說明:「B幼稚園就確診了,國小時也有抽離,接受特教服務,但要畢業時,國小老師建議家長,先不要讓國中端知道他的特殊生身份,以免被貼標籤。但怕他還是有需要去特教組上課,所以先告知老師。」

   聽到這番話,我差點昏倒!為了避免B可能被貼標籤,不提早轉送資料,導致他在國中端沒有特殊生身份,萬一需要時,特教資源無法及時介入啊!

之二、漸入佳境的相處

   新生訓練收到這突如其來的消息,我立刻告知特教組,緊急為B啟動鑑定流程。老實說,對國小端老師這樣教家長,有些不能諒解:你不清楚國中如何協助特殊生,就先斬斷他可能需要的資源,是否有些不負責任?而A,為何不稍微先打聽,或跟我聯繫,拖到開學前才給我診斷證明書,導致孩子需要的資源無法立即到位?

   這樣隱約的不諒解,直到某次由特教老師召集導師和A,一起討論B的會議上,有了改變。

   A媽坦承告知,家裡除了B外,B的姊姊也確診亞斯。A媽觀察兩個孩子,驚覺自己和原生家庭的很多成員也有類似特質,陸續去做檢測,才發現自己也是。

   而相似的特質,讓A媽能更同理兩個孩子的與眾不同,全力協助他們發展各自的興趣,即使為此大幅調整自己的工作,也在所不惜,令人感佩。

   亞斯的特質除了有自己的固著外,講話也十分坦率直接。聽A侃侃而談,如何教育兩個孩子,有時被氣得要命,轉念一想自己不也如此,真是笑中帶淚。

之三、最給力的隊友

   從這次會議之後,和A的溝通漸入佳境,而越了解B在家的狀況,我也越能細膩掌握B在校狀況。B雖然功課一塌糊塗,卻花很多時間追求自己的興趣:彈吉他,即使手指長繭也甘之如飴。為了鼓勵他,請他在班會課上台表演,讓同學們樂不可支,加上輔導老師的努力,也讓B漸漸為同學們所接受。

    A眼見兒子的轉變,十分欣喜,除了逢年過節外,每次出差必定要B帶伴手禮來給我,即使多次婉拒,還是堅持要送。我也就借花獻佛,把收到的美食當場拆開,分享給全班,皆大歡喜。

    除了時常出現的各地美食外,有時學校活動需要志工,A也第一個報名,希望能用一己之力,回饋學校。真誠而毫不保留的付出,令人感動。

    即使一開始有些傻眼,但相識越久,越欣賞A的坦白直率,為孩子付出的努力,從她身上習得甚多!

閱讀女子
閱讀女子
文章: 14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