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麽重要的事,我知道,我在場,我記得,我見證了一切:讀《一切都在此時此刻》

「就只是,各式各樣的人,一如野地裡五瓣不全的花朵、被狂風吹段的枝椏、毛色紛雜不均的山羌,沒有人會畫定正常的界限,把界限外的視為異常」

《一切都在此時此刻》是顧玉玲的最新散文集。作者現職北藝大人文學院副教授,曾獲得金鼎獎等多項大獎,年輕時加入任職的《自立晚報》工會並擔任祕書,之後到工傷協會任職,長期與工傷者及其家屬相處,近距離理解各種傷痛和心事深刻體會到缺損不只是少了什麼,也會長出力量。

從《我們:移動與勞動的生命記事》、《回家》,到散文集《一切都在此時此刻》,一篇篇精煉的散文,紀錄與移工、工傷者、工會抗爭……相處的切片。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兩篇,第一是〈多麽重要的事〉。

遭遇工傷者的身體受損狀況不一,癒後要如何重新掌握生活中看似不起眼,但卻必要的重要技能?

「在修電線時被高壓電電擊,掌心和手指都扭曲變形,末梢神經被電流嚴重灼傷。…….初出院時,最苦惱的事竟是洗臉後毛巾沒辦法自己扭乾,只能濕淋淋掛著自然風乾,週而復始的使用,可想而知毛巾累積了多少髒污和異味。……..大約過了半年,總算學會利用手肘和部分手指,一點一滴終於靠自己擰乾毛巾。」

靠自己扭乾毛巾、撿起一張紙、扣上衣服的鈕扣……這些點點滴滴、沒人知道和在乎、卻是驚心動魄的成就。

個體是孤單的,工傷協會想辦法會把大家聚在一起,當心房打開,話匣子打開:「人們總是看見少了什麼,只有受傷的人,自知多長了什麼能力。這個能力,需要訴說、炫耀、分享、傳承、被肯定與認同。在集體中,傷口不只是傷口,受傷的人互相協助與學習,對世界多一些行動改變的想像。生命的陷落與低盪也可以是資糧,得以貼近別人的處境,成接他人的難處,照件節夠的局線,共同長出行動的可能。這是,多麼重要的事。」

另一篇是〈慶功宴的脫衣舞〉。

歷經八個月的抗爭,在正大尼龍廠罷工抗爭成功的慶功宴上,安排了脫衣舞孃的表演。在場女大學生抗議物化女性,但直接取消節目也不妥。夾在階級和性別之間,該如何是好?

讀到這裡,真是為現場可能發生的不愉快捏把冷汗,沒想到,事情朝向我意想不到的方向發展:

「脫衣舞孃的裙子和褲襪都褪下了。她好聰明呀,每當靠近某個男人,聽聞女工們的叫囂特別起勁,她便知道要鎖定獵物,毫不鬆手地服侍他、挑逗他、拉起他的手按在赤裸的腰間起舞,像是特別寵幸於他,其實是困他於被圍觀評價的焦點,就算掏光百元鈔也不得脫身。眾目睽睽之下,他完全失去戰力,不知何以主動打賞會變成被迫表演?他笑得一臉僵硬恨不得音樂立刻停止。」

藉由無須言語的默契,脫衣舞孃和女工們達成某種連線,照料著彼此,而女大學生們也跟著起勁喊著:「搖勒搖勒!搖落去!」

推薦這本《一切都在此時此刻》,我們從中得以看見「沒有被要求回歸正途的一葉四瓣的幸運草,沒有被指示及早矯正的混色花蕊,沒有被號令修剪毛邊的一朵白雲」,這一切,是多麽重要。

閱讀女子
閱讀女子
文章: 204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