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和《游牧人生》對讀
幾年前有部奪得奧斯卡數項大獎的 游牧人生,至今仍令人印象深刻。片中女主角因遭逢丈夫過世、自己也失業的打擊,變賣部份家產,開著廂型車上路,到處打工邊享受旅行。
是因為經濟因素,尋求獨立自主,或是什麼原因,讓這些人以車為家,追逐著季節性的短期工作?對片中游牧者的生活環境有些不忍,卻也被他們的堅毅所感佩。
二、大膽而樂觀的《新游牧者之歌》
而在這本《新游牧者之歌》 ,作者大大提倡遊牧、把自己拋擲到一個陌生世界的好處。
在序中,粉專主 遠行的理由 這麼寫道:「你必須飛越一個大洋把自己扔進一群白種人之間才能看見自己的習以為常是一種與眾不同,而這與眾不同之中還帶著歧視、刻板印象與冒險精神和認同困惑。」
為什麼要離開呢?
作者這麼說:
「先離開然後安頓下來,可以讓我們了解自己遊牧和定居的本能,並進而察覺,遊牧和定居之間的鴻溝其實是幻覺。
離開使我們能夠看得更廣,有所成長,並得以用更關鍵的角度看待自己、看待更廣泛的人類軌跡和現代社會。
但是永不安定下來,對人、動物、職務或構成地方文化的所有細節,就只能停留在膚淺的理解,永遠無法成為當地的專家。」
為什麼要遷徙?
「遷移的最大動力是發現。
去發現目光可及之外的事物,並挖掘旅行者的內心深處。
我們是旅行的物種,從非洲的一小塊土地出發,直到遍佈全球。
我們的生存能力取決於快速學習的能力,而現在就像那時一樣,
沒有什麼比遷移能讓你學得更快。」
而作為一個外來者,
「移民必然會培養活力和創造力—-
處於沒人認識你的新環境中時,需要盡可能利用所有的資源。
他們天生好奇,而且最好的情況是善用機會。……
新遊牧族最重要的貨幣不是金錢,而是改善不同人之間的關係和與他人交往的能力、結識朋友的能力—-即所謂的人脈技能。……身為商人和新來者,最重要的優先事項應該是弄清楚如何贏得人們的信任。當你落腳在完全陌生的地方時,這是最重要的事。」
三、哪裡是家?哪裡是最終的依歸?
活在陌生的地方一定有痛苦,但是「遷移往往也與離開家的改變力量有關……
遷移讓他們有機會成為真正想成為的人,做想做的事,而不必面臨來自家庭或社會期望的壓力。」
「所有的遷徙,在某種程度上,都是在尋找家園。家的定義仍然是主觀、靈活且個人的。」
或許最終,「家」的定義依舊是靈活彈性,可以由自己書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