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暑假的尾聲,意外接到教務主任的一通電話,詢問是否願意協助校內閱讀推動的部分工作。
其實不懂為何找我,也不知「閱讀推動」要做什麼?但就試試看吧!就此逐漸開展除了導師/國文教師以外的工作。
當時導師班正要升上國二,原本的工作內容沒有變動,我在閱讀推動部分要負責的,是跨校合作的部分,另外三位夥伴負責圖書館利用教育、認識圖書館活動、主題書展等等許多其他的事項。(加入後才發現,我負責的根本是滄海一粟,閱推工作真是包山包海,怎麼做也做不完呀!)
求學過程中校園裡沒有「閱推老師」,我該在校園裡扮演什麼樣的角色呢?
閱推教師是誰,負責做什麼?
台灣在2006年首次參與PIRLS(促進國際閱讀素養研究,Progress in International Reading Literacy Study,簡稱PIRLS)成績不佳,遠輸香港、新加坡,讓教育界開始關注學生的閱讀能力。
在台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被譽為「台灣公共圖書館之母」的陳昭珍教授的奔走努力下,教育部自2009年起啟動「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計畫」,由陳昭珍教授擔任教育訓練的計畫主持人,從五十所小學開始,培力「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一路走到今天的規模。(根據113學年統計,全國有576所學校擁有閱推教師,占全國中小學17%)
由於計畫經費有限,近幾年新北市、基隆市、屏東縣、高雄縣也額外挹注經費,補助有申請教育部計畫但未通過的學校增置閱推教師,合計全台目前有將近1000位閱推教師。
以閱讀女子任教所在地新北市為例,新北市有推動「校校有閱推」,敝校申請有通過,所以敝校共有一位國教署名額、兩位新北市區級名額,總共可設置三位閱推老師。
閱推教師有四個身份:;一是教師,為學生上「圖書館利用教育」課,建構學生的閱讀素養;二是行政管理者,進行圖書館的服務工作;三是教學夥伴,與其他教師進行協同教學或進行其他合作;最後是資訊專家,整合數位資訊,將資訊融入教學。
鄰近五校組成區域聯盟,共同培力及深化課程
至於我負責的「跨校合作」又是什麼呢?
新北市教育局希望鄰近學校可以有一些交流和合作,共同培力和深化課程。而「校校有閱推」依據各校申請分成市級、區級和校級三種,敝校身為區級學校,有點類似「小組長」,要和鄰近四所三鶯區的國中閱推老師組成區域聯盟,討論這一學年的共同主題,辦理相關增能研習、最後產出有共同主題的課程。
據夥伴表示,這樣跨校合作是第二年,但第一年被分配合作的學校之間都有些距離,實體聚會有其困難,要有共同主題產出課程,也頗具難度。
我加入閱推的第一年,教育局剛好將合作學校重新分組,都是同一區的學校,合作起來順利許多。
第一次五校閱推老師聚會,是線上討論共同課程的發想。
沒有太多前例可循,夥伴們也給予完全自主權,我硬著頭皮,以之前參加大三鶯走路節的經驗為出發點,向大家「推銷」以「在地產業」為共同主題,各校設計出自己的閱讀課程,也幸運獲得一致通過,接著,就要開始尋覓研習適合的講師人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