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年前接連養過兩隻貓。第一隻是同事在雨天撿到的小米克斯,才幾個月大的白底虎斑,當時莫名頭腦發熱的我,只想說「給貓一個家」,就糊里糊塗接下了一條生命。帶去給獸醫檢查,很認真提出傻問題:「米克斯是什麼?一個品種嗎?」獸醫露出善意的尷尬微笑:「米克斯,就是mix的意思。」
第一隻貓
養了一隻不到三公斤的幼貓,從此開啟我人生中從沒想過的一條路:貓奴之路。 是成為貓奴,才手忙腳亂學習關於「貓」的一切:濕食乾食的優劣、居家環境如何重新調整、逗貓棒貓抓板哪裡買……貓雖然不用帶出門遛,但每天換水倒乾乾清貓砂,也會讓人在出遠門時頗為躊躇:請家人朋友幫忙餵,還是送貓旅館?或者,就在家陪貓吧,哪有一定要去的遠方呢?後來因為在外流浪過,在公寓適應不良,就讓它移居較寬闊的老家了。
第二隻貓
第二隻貓,本來是朋友養在寵物美容店裡的店貓,胖呼呼無敵親人的橘貓,無人時蹲坐在櫃檯打盹,客人來時一律迎上前磨蹭跳上大腿討摸摸毫不馬乎。我常在下班後去和朋友聊天,也讓橘貓在我腿上蜷成一團憨眠,擼了滿褲子的貓毛,再心滿意足地回家。橘貓毫不設防的全然信任,為它贏得超高人氣,對孤僻怕生的我,也是珍貴的禮物和提醒:想要交朋友,得先冒險把自己的心打開,讓別人有機會進來。
相較於第一隻貓的怕生兇狠(除了我以外的人都哈氣出爪),第二隻橘貓贏得滿滿人氣,「三秒就摸到貓」讓親友驚喜連連。可惜當時的我太天真,沒有做足功課就把橘貓帶回家:它開始到處尿尿,鑽破紗窗,總是等著誰開門就衝出去,帶回一身跳蚤和傷口,讓同住的家人不堪其擾。焦頭爛額的我,只得把橘貓送回給好友,也就是寵物店老闆娘。她笑笑地接過,還安慰不斷道歉的我,難怪一開始她就說先不用去辦轉換晶片主人,先養個幾個月,真的彼此適應再說。後來有好一陣子,我不敢再去寵物美容店找朋友聊天,只怕那在櫃台上的熟悉貓影,令人神傷又慚愧。後來聽說,橘貓還是時常趁店門開關衝出去,甚至毫無防備就被附近居民帶回公寓,還好對方知道它是哪家的店貓,送它回店裡。我不忍聽卻又一直聽:愛一個生命,可以給它多少自由,即使明知它會身陷危險?而曾信誓旦旦說要養它卻又半途逃跑的我,又有資格說什麼呢?
後來在一個無預警的夜晚,橘貓在店裡過世了,等早上老闆娘來開門,橘貓已身軀冰冷,靜靜躺臥在它的貓窩裡。
從此後即使愛貓,我不敢再養貓,知道自己的愛何其脆弱,容易不小心就傷了一條全然託付於你的無辜生命。我選擇去愛媽開的浪貓收容中心當志工,餵罐頭清貓砂添飼料換飲水,一週一次,愛的剛剛好。
身心障礙兒的寒暑假,學習缺口誰來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