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作目的
作者茉琳是位榮格取向的治療師,她發現喬瑟夫坎伯的《千面英雄》,是只屬於男性的英雄之旅,書中所描述的追尋也不符合女性的經驗,所以動念寫一本探討女性個體化經歷的書。
二、女英雄的自性之旅
1.唾棄陰性本質
「對一個女人來說,她的母親在多大程度上象徵了父權社會的現狀,這社會強加在性別角色上的束縛、以及它對女人根深柢固的歧視,她離開母親的決心就會有多堅定。」
2.認同男性價值觀並與之結盟
「女人是否認為她值得擁有野心、權力、財富、美好的兩性關係,端賴她與她父親有什麼樣的關係。」
「在應對冷漠的父親時,這種女人在自我方面常會認同陽性或父性的功能。由於她們自己的父親不具有她們需要的東西,她們便決定強化她們自己身上的陽性功能……但當這盔甲變成了力擋她們自身之陰性知覺和柔軟面向的武器時,這些女人勢必會失去創造力、跟男人締結健康關係的能力、以及活在當下必不可少的生命力與率性本能。」
3.試煉之路:遇見妖怪與惡龍
她的使命是拿起那把以「我是誰」為名的寶劍,找到「我的聲音」,並選擇「我的命運之途」。
4.尋見虛幻的成就
「那種掌控欲、那種要求家事不能出錯和小孩不能犯錯的完美主義,
那種始終不會自承有錯的心態就是她的男性氣概版本……她在家中操縱和否定丈夫以及小孩的感受(於此同時,也操縱和否定了她自己的感受)從中享受權力的滋味。
然而,每當她這麼做時,她也不會忘記用甜言蜜語來遮住膚淺卻鐵板一塊的道德感。」
「要恢復心靈的完整,女人必須先真正認識『獨立自主』的意義,而這往往需要她拋棄她向來對『成功』所抱持的看法」
5.覺醒於靈性似已枯槁成灰的感覺(強大的女人能說不)
當女人無事可做時,她得學會如何單純地活著。「活著」並不代表揮霍生命,卻代表了自我紀律。女英雄必須傾聽她內心裡的真實聲音,也就是說,她必須關掉那些急於教她該怎麼做的其他聲音。她必須願意忍受這種因前途不明確而出現的緊張惶恐,直到新的生命形式展現出來。
6.啟蒙和前往女性上帝的所在
當個性必須完全轉變、全新態度必須誕生時,內在和外在的一切都會開始乾涸,生活也會變得越來越乏味無力,直到意識心被迫體認情況的嚴重性、被迫承認無意識具有說服力為止。
「女人必須學會在對的地方找到真正的認證者」
7.極度渴望重新連結於陰性本質
女人唯有在意識到她曾經用何種方式和她親生父親的不成熟面向打交道之後,她才有可能找到一條線索、順著它去找回真正屬於她的陰性本質。
不被承認的感覺並不會消失不見,它們會走入心底深處並把我們和過去捆綁在一起。我們之所以會跟自己的感覺切斷聯繫,是因為我們不想體驗那種不被擁抱和不被珍惜的悲傷。……她之所以會感到悲傷,有可能只是因為她擁有太多,又擁有太少:擁有豐富的「物質」或虛幻的盛名,卻缺少自尊和愛自己的能力,或無法和自己的陰性本質連結。……關鍵是,她要深刻尋索它的多重起因,並要為自己的痊癒負起責任。
8.癒合母女裂痕
要癒合這內在傷口,我必須在我的內心深處孕育出一個擁有照顧能力的母親。
童年時沒有得到母親照顧的女兒們覺得她們必須學會如何為自己打理一切。我們常在酗酒者成女兒身上看到這種心態—-她們在成年後很難啟齒向人求助,也不知道如何才能找到她們需要的幫助。對她們來說,這種指引從來不曾存在過。……她們如果想要復原個人力量,學會尋求幫助將是她們必須踏出的一大步。
9.治癒失衡的陽性本質(在心靈深處尋見有心的男人)
陽性本質是指具有原型意義的宇宙原動力,並非指性別;就像陰性本質一樣,它是運行在所有女人和男人心靈內的一股創造驅力。
10.整合陽性和陰性本質(超越二元對立)
女英雄現今的任務是:開採蘊藏在她自性之內的銀礦和金礦。她必須和她內心深處的有心男人建立正向關係,也必須聽見她內在女智者的真言,以便癒合她與神聖陰性本質之間的隔閡。
三、結語
這本書讓我聯想到許多書,彷彿看見一棵大樹後的森林:《性別打結》、《始於極限》、《教出殺人犯》……無不在提醒父權體制對每個人的壓迫,過度強調(有害的)陽剛氣質,對每個人造成的傷害,也要記得回頭整合陰性和陽性氣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