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開體制,未嘗不可

科技的日新月異,網路的高速發展,讓現代人對未來有更多彈性和想像,

不一定非得要一輩子做同一份工作,待在同一個工作環境。有些體系過於疊床架屋,改革緩慢,弊病叢生,跟不上現代社會的進化,於是可見各行各業,有許多專業人士,出走體制,在體制外尋求更好的待遇,以及一展身手的空間。

  以醫生來說,林氏璧本為感染科醫生,經營日本自助旅行粉絲團有成,後來選擇離轉換跑道,全力經營個人品牌,但也不忘本業,時常在網路分享專業知識,嘉惠他人。

  以心理師來說,現代社會對個人成長、人際溝通等需求日增,許多心理師離開診療室,開設自己的youtube頻道或上節目、出書等等,例如周慕姿心理師的《情緒勒索》,讓心理學知識更深入社會。

   以律師來說,越來越多律師投入把法律「翻譯」為白話文的運動,在網路或節目上,用淺顯易懂的方式,講解法律相關知識,剖析熱門新聞等等,除了推廣自己的知識,增加個人曝光度,也教育了社會大眾。不只律師,甚至還有法官成立粉專,希望能和民眾溝通,洗刷「恐龍法官」的污名。

   以體能教練來說,台灣邁入高齡社會,對於銀髮族的體能訓練需求日增。怪獸訓練的負責人何立安,本在文化大學任教,深感學校體系綁手綁腳,遂離開體系,以怪獸訓練工作室為起點,收真正有心學習的人,並出書推廣健身知識,讓「健身才是最有效的抗老化」,逐漸影響社會。

   現代社會的科技,讓我們有機會離開定點工作,在社會中尋找客源,一展長才,尋求更優渥的收入,只要你具備專業知識和推廣能力,為何不試試看呢?

閱讀女子
閱讀女子
文章: 141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