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說明了「大三鶯走路節」以及「戶外踏查」的部分,下篇說明「拜訪店家」和「室內課程」。
拜訪店家
來到鼎鼎有名的鶯歌老街,地上的「人字磚」有迎客之意。

矮牆的另一邊是鐵軌。據說以前沒有矮牆時曾發生意外,後來才蓋起矮牆。

來到新旺集瓷觀光工廠,聽第四代負責人許世綱先生解說。

來到黑玉的門市,聽導覽員介紹。這個「黑到發光」的玉石,主要來自宜蘭和花蓮,由蛇紋石與磁鐵礦形成,外觀獨特。

室內課程
除了室外踏查,室內課程也十分豐富。
三鶯社大的黃君琪老師為我們解說「龜山」地名的由來。

龜崙語和平埔語之間的關係

座無虛席的平日晚上室內課,大家都十分專心。

發源於龜山的鶯歌溪,一一歷數主要橋樑。

鶯歌溪在鶯歌國中後面有個大轉彎,向西要匯入大漢溪。

對於史地較陌生的我,室內課聽得有些吃力,也需要多找資料幫自己惡補。
學員須分成解說員和活動志工,很榮幸和君琪老師、文樹老師同一組,擔任助理解說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