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際兒少書展參觀紀錄(上)

閱讀前說明:以下只是個人看展瑣碎心得,不是看展懶人包,歡迎斟酌觀看。

第一屆國際兒少書展在台中舉辦,展期只包含一個週末。週五晚上剛結束家長日,週六早上硬拖著疲憊的身軀,經歷兩小時的火車轉高鐵,來為閱推工作收集資料(其實自己也超愛逛書展呀)

從烏日站出站,快步走大約十分鐘可抵達會場,只有一個出入口。

其實沒有預期聽什麼講座,抵達時間剛好聽到今早第一場,漫畫家謝東霖先生的講座,主題是「打開漫畫多元宇宙的新視野」。

謝老師先爬梳台漫發展歷史,讓聽眾理解台漫是如何被政治影響,近幾年正在急起直追,也穿插介紹許多優秀的台漫作品。

目前台灣原創漫畫只佔台灣漫畫產業的6%,還有很多努力空間。以台漫發展現況來說,沒有形成完整的產業。有創作人才(上游)、中游很少、消費者少(下游),呈現倒三角形的狀態。

本來只是過路客的我,被謝老師流暢有條理的表達、扎實的內容給吸引,不知不覺聽完整場,還舉手發問:「國中端閱推工作,很常辦以動漫為主題的書展來吸引學生,該如何有條理的梳理台漫脈絡,引介學生接觸呢?」

老師的回覆分成三點:第一、 可以從中小學生讀物選介的書單去參考;第二、可以參考老師粉專上之前整理的書單;第三、老師的兒子之前為小智哭,老師自己也為灌籃高手落淚,這樣跨時代但完全能共感的情感,是漫畫的力量。大人長大後會為灌籃高手買單,兒子長大後會為小智買單,才能形成產業。

最後這點十分動人,我也很認同:我就是從小只看過灌籃高手的漫畫,長大後願意二刷進場看《灌籃高手》電影版的大人。

老師最後以「五日一台」做為結尾,希望能多推展台漫,我也從中看到一些之後閱推工作能調整的地方。

經過BFT選書區,孩子們正與說故事老師熱烈互動,說故事中穿插著小遊戲。

來到文化內容策進院(文策院)策劃的台灣漫畫館,以「臺漫大發現—勇闖故事島」為主題,精選四部適合兒少的作品,打造沉浸式主題展區。

最吸引國文老師的,當然是作品《Vtuber 孔子》。孔子化身萌系 Vtuber,穿越時空宣揚儒學。「一簞食一瓢飲算是一種飲控嗎?」,看了真是會心一笑!

國立台灣文學館,以宋晶宜的文章〈雅量〉作為發想的筆電包,看了好想吃綠豆糕啊!(誤)

由獨立出版聯盟、讀力公民行動、台灣獨立書店文化協會合作的「讀字公民」,有老少都喜歡的旋轉木馬、海盜船、跳舞人;選書也是令人流連忘返,可惜這次書展沒有滿額宅配服務,只好帶一本目錄回家。

逛一整天,好幾次經過,海盜船人潮始終滿滿。

忽然心中一動:這些在書展搭海盜船、在蹦跳城堡裡滾動的孩子,會把「閱讀」和「快樂」結合起來,成為一輩子珍貴的資產吧。

而若其中幾位將來投入文化產業,他會想起:曾有大人這麼用心策展,讓他們有跟書本相關,這麼快樂的回憶。這份心意,會被好好傳承下去吧。

桌上告示牌的說明方式,也頗具巧思

在蹦跳城堡前,有互動區活動表,每個時段的項目不同,十分用心。

這個展區給我的印象,是除了吸引小孩(也有大人?)的遊樂設施外,也用一個個圓桌展示不同出版社/單位的選書,讓不同需求的參與者,都能獲得所需,細節上很到位。

閱讀女子
閱讀女子
文章: 178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