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身,也健心

成長過程一路以文科取勝的我,體育方面實在掉漆。容易因壓力而情緒性進食,不符合主流審美的「紙片仙女」形象,自然自信心低落,更加不敢大方展現自己、喜歡自己。

工作第二年,在同事鼓吹下,跟她進了健身房,上起團體有氧課。同事是個大我幾歲的辣姐,在健身房混得風生水起,人稱「里長伯」,她總笑盈盈提醒我,要適度運動,才能排解工作上的壓力,路才走得長遠。當時年輕的我,聽得矇矇懂懂,卻也逐漸熟悉流汗後的舒暢、盡力後的喜悅,從此踏上「運動」這條讓人不想回頭的路。

團體有氧課上了一兩年,也在健身房交了些朋友,但逐漸開始不滿足,我上網東找西找:什麼是健康?要怎麼做才能有健康的身體?運動這條路如果有終點,那是什麼?方面的知識(或該說常識?),我一片空白。

後來因故換了健身房,在新健身房當冤大頭,上了幾堂品質惡劣的個人教練課。姑且不論體能是否有進步,教練一直逼你多買課,還用貴桑桑上課時間多次抱怨自己的私事,就讓我內心白眼翻到天邊。既然如此,我還不如自己學呢!從此開啟我考體適能/體能教練證照之路

自己做了點功課,才發現這些證照五花八門,「含金量」差很多:有些被戲稱「雞腿證照」(非常容易通過,研習中午還有雞腿便當吃);有些則是「圈內人」一聽就肅然起敬,公認超難考。但有證照不代表就是個會教、肯教,適合自己的好教練,自己還是要多做功課。

  陸續考了幾張相關證照後,雖然離真正專業的教練還有大段距離,但至少過程中累積的知識,能幫助我辨識什麼是最適合自己的,以及自己真正的目標為何。

去年底為了一張難度高的體能教練證照,我上了四堂不同教練的體驗課。花時間也花錢,去實際感受每個教練的教法。最後選中其中一位,原因是她講解的最清楚,我最能吸收,並且馬上修正動作。舉例來說,「胸推」時人要躺槓鈴下,但要和槓鈴形成什麼樣的角度?手肘要如何「扭槓」才不會凹到?槓鈴下降幅度要到哪裡?光是第一個問題,有教練含糊帶過:「你躺太低了」、「你就臉在槓鈴下」,有教練可以給出很明確的指示:「眼珠對準槓鈴」。可能我就是需要很「明確」的指令(畢竟我不是科班出身嘛),所以對能夠拆解動作,精細講解,並立即回饋我哪裡需要微調的教練非常受用。

   本來想選四位中,我認爲「最有誠意」的一位男教練(上課前後仔細回答我所有問題,毫不在乎已遠遠超過預定時間,體驗課後還傳了份非常詳細的評估報告給我,超級用心),本來覺得「就是他了」!殊不知下一位女教練,一比較兩者講解動作的清楚度,以及我能不能立即吸收和修正,答案就昭然若揭。即使我很欣賞那位男教練的熱忱,但我最需要的,是能讓我清楚動作、立即回饋且修正的上課。

   我從門外漢一路跌撞,成為如今的健身小白,深感這條路學無止盡,肉體的鍛鍊之外,也在強健自己的心智,帶自己走得越高越遠。

閱讀女子
閱讀女子
文章: 142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