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為什麼要讀這本書
身為國中老師,也當了好幾輪導師,自認為還算會跟學生相處,邊讀此書居然邊冒冷汗,細思過往對待學生的種種,學校對學生的種種教育,到底會對學生帶來什麼影響?
二、「撒嬌力」的重要
作者岡本茂樹(Shigeki Okamoto)是位在日本長期協助受刑人更生的講師,他反對要更生人寫反省書、向受害者道歉的傳統模式,認爲這種方式不但無法真正幫助受刑人,還可能增加出獄後再犯的機率。
為什麼呢?
簡單來說,作者認為這些受刑人會犯罪的源頭,都要溯及小時候的議題沒有被好好處理和看見,不斷累積和壓抑,會用各種上癮和犯罪的方式呈現出來。
解方是什麼呢?
作者再三強調「撒嬌力」的重要。
他舉日本知名女星酒井法子為例,認為她吸毒的原因不是「沒想太多」或「太軟弱」,反而從酒井法子的自述中,推論由於她小時家庭的變故,讓她變得沒辦法好好依賴他人,喪失了「撒嬌力」,才會誤入歧途。
作者進一步解釋「撒嬌力」:簡單來說,就是小時與父母之間有肢體接觸,也能向父母訴說心事。大人常反射性跟小孩說:「不要任性」、「不要撒嬌」,但「不撒嬌」也表示不會輕易接受他人的好意,遇到傷心難過的事寧願獨自承受,這就是痛苦的來源。
所以孩子真正要學的是好好撒嬌,而不是不要撒嬌。
會對父母撒嬌的孩子,才會長成懂得依賴他人的大人,坦率接受他人的好意,也勇於給予他人需要的幫助,互相扶持並且活下去。有能力向他人撒嬌和求助,才能善待自己,進一步有能力善待他人。
三、我學到什麼
可能我從小就是接受書中這種嚴格的教養所長大,養成壓抑內耗,但壓不住又會暴走的性格,的確在與人建立關係上,會遭遇阻礙。
這本書也讓我想到《脆弱的力量》這本好書:勇敢坦承自己的脆弱不是軟弱,而是勇敢展現真實的自己,進而有機會與人產生真實的連結。
除了要時常自我覺察,在人際關係中能否適度示弱外,也希望我教到的學生若沒有能安心撒嬌的雙親,至少能偶爾向我露出其軟弱之處,給我拉他一把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