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清涼的醍醐味之書
在這個高運轉速度的現代社會,我常感到焦慮,每天被列滿滿的清單追著跑,事情不如己意就想生氣。
此書乍看是常見的心靈雞湯,細品有一陣清涼襲來,讓燥熱之心徐徐降溫。
二、作者這麼說
關於朋友
從現實角度來看,身旁有幾個「對彼此的了解有五成」的朋友,已經是最理想的狀態。別說五成,能有四成,甚至是三成的瞭解已足夠。
關於工作
工作的人際關係,發生在職場就好
不管你接到什麼樣的工作,都要花點心思染上「屬於自己的色彩」 「狀態最好」的時候,正是退場的好時機,也是進入新階段的契機
關於人生
「平均值的生活方式,並不存在」
「恩!也會有那種情況」這句話讓人放鬆
「毀約是理所當然的」
堂堂正正回答「不知道」
「對你來說,最重要的事物是什麼?」「單憑自己的力量,極限在哪裡?」
如果自己沒有謹慎面對這兩個問題,就很容易插手去管別人的閒事。
「止於一念」(專注於眼前的此時、此地、自己)
擅長的事情,更要精益求精:人的成長起點在這裡。
(擅長就是喜歡,做這件事會帶來快樂,能夠促使自己快速成長;
相反地,不擅長就是討厭,所以無法提高幹勁,成長的速度也很緩慢)
「不思善惡」(停止思考善惡,拋開二分法)
自己的選擇,什麼都正確(「如何實踐」比「選擇什麼」更重要)
(正確答案不是只有一個)
「正常人」並不存在
「柔軟心」:凡事不會以必須這樣、必須那樣等方式思考,
而是配合對方的狀況,自由做變更,這種自由程度,才能讓你「做自己」。
三、活在當下、安於當下
或許作者是想提醒我們:別囿於社會所賦予的種種框架,保持如水般的彈性,專注於當下的一呼一吸,以柔軟心去面對萬事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