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性教育 活動設計工作坊活動側記

身為一個求學階段沒有受過性平教育的成年人(台灣超過38歲的人求學階段尚未實施性平教育),說來慚愧,對性平教育有些陌生,遑論性教育

很高興報名上由新北市政府青年局主辦,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執行的「全面・性教育 活動設計工作坊」(新北場也是第一場),在八月的第一天來板橋上課。

一、觀念初探:何謂全面性教育?

上午場前半段,由大觀國小紀孟均老師結合理論和實務,帶我們認識「全面性教育」。

(上課前主辦單位請參與者先自行閱讀國際性教育技術指導綱要,這是UNESCO官方文件;以及性平協的專文介紹何謂全面性教育,有興趣的朋友歡迎點進去參考)

講師先請大家回想自己的小時候對性議題的認識管道,再帶入兒福聯盟的一些調查數據,給大家參考。

接著講師以目前國中小教科書有關性平教育的部分篇章舉例,説明目前國中小教科書的六大問題。例如在健教課本中,作為人體構造認識的男體和女體圖片,都是較符合主流價值觀(沒有過胖或過瘦)的直立人,忽略其他身體樣貌。

講師也補充自己的教學經驗,認為與其用體驗的方式試圖靠近別人的生命經驗(用VR體驗性暴力、負荷重物體驗懷孕等等),他會傾向用「邀請他人來分享生命經驗」取代。(人沒辦法完全體會另一個人獨特的生命經驗)

雖然時間不太充足,孟均老師的簡報沒辦法一一細講,但覺得能有這樣長期深耕性平教育的老師,我們的下一代很幸福啊!

111年2月,健體領域課程手冊有增修,在壹之四添加了「全面性教育的意涵及教學實踐」。

看完了目前國中小課本中關於性平教育的部分,我們開始認識「全面性教育」是什麼

二、活動筋骨:全面性教育活動示例

上午場後半段,由永和社大莊漢琳老師帶大家以小組進行的方式玩桌遊。

藉由一連串的選擇、抽牌,讓大家體驗在社會中,如果以單身/有伴的狀態,去進行生育/收養,會遇到哪些狀況。對於沒有生育經驗的我來說,非常具有震撼效果。(真是太不容易了,就算準備得再充足,還是有很多運氣成分)

上午場順利結束。用餐時間,講師請大家傳麥克風自我介紹。參與者除了數位國小、國中老師外,有外師、性愛教練、親職師、心理師、諮商系的學生、遊戲創作者、關心相關議題的大學生和媽媽…….多元的組成,在下午活動設計中,也激盪出許多精彩的火花。

三、看片時間:影片賞析與分組討論

下午場前半段,我們看了兩部短片,來討論在全面性教育中可以探討的面向,分別是《青春浴事》和另一部討論性行為的動畫

四、如何談性:活動設計

下午場後半段,分成兩到三人為一組,在一個小時裡根據「全面性教育」的綱要,產出一份行動方案。

和我同組的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國中健教老師,很高興有機會交流,也一起產出一個針對「家長」的行動方案。(在報到入座時,四張桌子就標示行動方案的倡議對象:家長、學生、社區、網路)

每一組有三分半鐘口頭發表。孟均老師聽完後提醒我們:網路交友除了提醒風險,或許可以更進一步討論現實狀況:我就是很想傳照片,如果傳了要注意哪些事情?如何預防傳照片後的風險?或許也更貼近全面性教育的精神。

老師的提醒很中肯:教育現場的確以預防風險為主,這也是倡議的一個面向,但身為大人的我們能不能看見,接納學生使用社群媒體的真實需求?這是今天很棒的收穫之一。

短短一天的工作坊,初步認識全面性教育、體驗桌遊、看了兩部短片、還跟夥伴合作產出行動方案~收穫滿滿!無論是家長、老師……我認為每個人都應該要好好了解何謂「全面性教育」,就算不是為了教育下一代,也當作幫自己補上一堂重要的課。

閱讀女子
閱讀女子
文章: 142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目錄